生命教育

他不麻煩,他是我弟弟

他不麻煩,他是我弟弟


我是韓睿,弟弟韓思什麼都不會,既笨拙不靈敏,走路動不動就會跌倒,都五歲了連球也接不好,跟他丟飛盤最無趣,因為他一定接不到,為什麼媽咪買魚可以挑,我卻不能挑弟弟?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媽咪怎麼了?

媽咪怎麼了?


一隻叫兔子的貓咪,有一天發現媽咪怪怪的。牠一直認為自己與爸爸、媽媽一家三口養了一隻叫RURU的橘點貓,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,最近,媽咪很奇怪,她一直在吃東西,不知道媽咪怎麼了?她吃得太多,肚子整個變好大喔!她到底怎麼了?牠不讓RURU靠媽咪太近,因為牠是寵物,我擔心牠不小心會踩到媽咪的肚子。家中要迎接第二個孩子時,你想過第一個孩子的心情嗎?家中第一個孩子,面對媽媽懷孕的變化,心理很敏感。請你陪伴他一起讀讀這本書。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不甘心做老二

不甘心做老二


身為家中的老二是比比最大的煩惱,因此他向上帝寫了一封抗議信,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當老大,沒想到願望竟然實現了!「不甘心做老二」這本書是藉著一對兄弟互換角色的故事,讓孩子們能夠理解當大哥的不一定只有威風,當弟弟的不一定只有受寵,不管排行老幾,每個人都有他必須扮演的角色,應負的責任,而最終總會發現做自己最好.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馬鈴薯家族

馬鈴薯家族


馬鈴薯—詹姆士和家人、親戚一起來到這個菜市場。眼看大家一個接著一個被買走,一家人就要離散了。什麼時候才能再團聚啊?真教人傷心……馬鈴薯有豐富的營養和愛心。作者透過溫暖的色調、拙趣的筆觸,將一顆顆馬鈴薯變成小朋友最愛的創意料理。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奶奶只是想睡覺

奶奶只是想睡覺


蘇西是個五歲的小女孩,和奶奶感情很好,祖孫倆常常開心的出去散步,然後回家一起做點心。可是,現在奶奶大部分的時間都躺在床上,爺爺不大講話了,爸爸和媽媽也常苦著一張臉……全家都壟罩在哀傷中。沒有人告訴蘇西原因,但是蘇西知道──奶奶就要離開了。這個時候,蘇西會用什麼方法扭轉大家的心情呢?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沒關係,沒關係

沒關係,沒關係


不要擔心,「沒關係」;不要勉強,「沒關係」。這是爺爺溫柔的叮嚀。讓這句充滿魔力的話語,輕輕撫平成長中的所有不安,陪孩子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……作者透過爺爺的眼光,讓我們平等看待孩子的世界。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我是爸媽的照相機

我是爸媽的照相機


我叫薛主翔,今年十歲,因為爸媽看不見,我們全家四個人只有三隻眼,再加上一隻導盲犬歐文!每天早上我和爸爸、妹妹排成一列,先送妹妹到托兒所,再送爸爸和歐文到公車站牌。出門時,當爸爸將手搭上我的肩膀,我就是這列小小步兵隊的隊長!即使我帶領的最多只是一個人一隻狗或三個人一隻狗──我也要好好帶領我的小隊,安全到達每個地方!我還有一隻眼睛。張開眼,就能看見爸媽、妹妹和歐文,看見老師和同學,還有高山大海、天邊的一抹彩虹和樹葉上短暫停留的露珠。希望我們一家人,能夠更勇敢的面對人生中的每一關挑戰,我要繼續擔任「步兵小隊長」──歐文帶著爸爸、我帶著全家,牽手搭肩,繼續向前!不論是四個人一隻眼或沒有眼,只要全家人永遠在一起,我就不害怕!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(中學生)晨讀10分鐘 : 親情故事集

(中學生)晨讀10分鐘 : 親情故事集


本書由知名作家廖玉蕙老師精選23篇動人的故事,書寫對象上,除了傳統慣寫的直系親屬外,甚至外擴到較旁系的遠親。內容上,呈現多元包容,正向互動者居多,但也不乏矛盾掙扎的人際刻畫;憶舊追往不在少數,卻也不乏直視現今或前瞻未來;悲情固然有,趣事更不少。文字風格上,力求遣辭用句簡淨清朗,最重要的是展示跨世代的寫作風格與內容,作者群囊括老中青各代,有文壇前輩,有中生代名家,有少壯派作者,乃至剛剛踏入文壇的新生代作家。本書精選文本打破陳腔濫調,展示親情書寫的各種可能,不僅是親情寫作的最佳典範,更能透過作者的生命歷程,帶孩子看見親情的互動與掙扎,思索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。 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背影

背影


透過作者一幅幅樸實、寫真畫面的呈現:我們看見一對年輕夫妻的結縭,然後孩子一個接一個呱呱落地;姐妹倆從襁褓嬰兒,到爸爸媽媽騎腳踏車帶著他們上學唸書;姐姐的鋼琴演奏會,姐姐出國留學;結婚生了兩個孩子,接著生病住院的最後結局,我們看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禮,姊姊的生命就此嘎然而止。貫穿全書畫面的是姐姐手背上的胎記,在書頁尾末,這印記竟翩翩化為一根白色羽毛飄向天空,而原本在卷首出現的大同寶寶,這時候又再度回到畫面;這一切似乎是作者隱隱地訴說著生命的生生不息,也留給讀者另一種心情的沉澱與無限的想像空間。 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走進弟弟山

走進弟弟山


以溫柔的童稚視角描繪家族長輩:阿公、阿嬤、叔公、二叔、尾仔伯母……甚至鄰居阿旺伯,這些慈愛、親切的長者身影,讓小讀者很容易聯想到自己身邊的親人,並隨著情緒飽滿的描述文字,對於「親情」、「家族」、「人際關係」之珍貴與美好,以及面對「傷逝」、「死別」的痛楚與釋然,各有不同的深刻體會。 (引自博客來書店)